99个认知偏差及小故事(更新去重)

Auth:balconychy       Date:2024/03/20       Cat:认知提升       Word:共26720字       Views:1.9K

  1. Survivorship Bias 幸存者偏差
  2. Swimmer's Body Illusion 游泳健将的身材幻觉
  3. Clustering Illusion 聚类幻觉
  4. Social Proof 社会认同
  5. Sunk Cost Fallacy 沉没成本谬误
  6. Reciprocity 互惠
  7.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确认偏差(第一部分)
  8.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确认偏差(第二部分)
  9. Authority Bias 权威偏差
  10. Contrast Effect 对比效应
  11. Availability Bias 可得性偏差
  12. It'll-Get-Worse-Before-It-Gets-Better Fallacy 弊大于利谬误
  13. Story Bias 故事偏差
  14. Hindsight Bias 事后诸葛亮偏差
  15. Overconfidence Effect 过度自信效应
  16. Chauffeur Knowledge 司机知识
  17. Illusion of Control 控制幻觉
  18. Incentive Super-Response Tendency 激励超级反应倾向
  19. Regression to Mean 均值回归
  20. Outcome Bias 结果偏差
  21. Paradox of Choice 选择悖论
  22. Liking Bias 喜欢偏差
  23. Endowment Effect 禀赋效应
  24. Coincidence 巧合
  25. Groupthink 群体迷思
  26. Neglect of Probability 忽视概率
  27. Scarcity Error 稀缺性错误
  28. Base-Rate Neglect 基本比率的忽视
  29. Gambler's Fallacy 赌徒谬误
  30. The Anchor 锚定
  31. Induction 归纳法
  32. Loss Aversion 损失厌恶
  33. Social Loafing 社会懒惰
  34. Exponential Growth 指数增长
  35. Winner's Curse 赢家的诅咒
  36.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基本归因错误
  37. False Causality 错误因果关系
  38. Halo Effect 光环效应
  39. Alternative Paths 替代路径
  40. Forecast Illusion 预测幻觉
  41. Conjunction Fallacy 连锁谬误
  42. Framing 框架效应
  43. Action Bias 行动偏差
  44. Omission Bias 不作为偏差
  45. Self-Serving Bias 自利偏差
  46. Hedonic Treadmill 享乐适应
  47. Self-Selection Bias 自我选择偏差
  48. Association Bias 联想偏差
  49. Beginner's Luck 新手运
  50.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
  51.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双曲线贴现
  52. "Because" Justification "因为"辩解
  53. Decision Fatigue 决策疲劳
  54. Contagion Bias 感染偏差
  55. Problem with Averages 平均值问题
  56. Motivation Crowding 动机拥挤
  57. Twaddle Tendency 空话倾向
  58. Will Rogers Phenomenon 威尔·罗杰斯现象
  59. Information Bias 信息偏差
  60. Effort Justification 付出辩解
  61. Law of Small Numbers 小数法则
  62. Expectations 期望
  63. Simple Logic 简单逻辑
  64. Forer Effect 福勒效应
  65. Volunteer's Folly 志愿者谬误
  66. Affect Heuristic 情感启发法
  67. Introspection Illusion 内省幻觉
  68. Inability to Close Doors 无法关闭门户
  69. Neomania 新事物狂热
  70. Sleeper Effect 睡眠者效应
  71. Alternative Blindness 替代盲视
  72. Social Comparison Bias 社会比较偏差
  73. Primacy and Recency Effects 首因和近因效应
  74. Not-Invented-Here Syndrome 非我发明综合症
  75. Black Swan 黑天鹅
  76. Domain Dependence 领域依赖
  77. False-Consensus Effect 错误共识效应
  78. Falsification of History 历史虚构
  79. In-Group Out-Group Bias 内群体外群体偏差
  80. Ambiguity Aversion 模糊性厌恶
  81. Default Effect 默认效应
  82. Fear of Regret 悔恨恐惧
  83. Salience Effect 显著性效应
  84. House-Money Effect 屋内钱效应
  85. 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
  86. Envy 嫉妒
  87. Personification 拟人化
  88. Illusion of Attention 注意力错觉
  89.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策略性错误表征
  90. Overthinking 过度思考
  91. Planning Fallacy 计划谬误
  92. Dé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职业病态
  93. Zeigarnik Effect 蔡加尼克效应
  94. Illusion of Skill 技能幻觉
  95. Feature-Positive Effect 特征正效应
  96. Cherry Picking 刻意挑选
  97. 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 单一原因的谬误
  98. Intention-to-Treat Error 意向治疗错误
  99. News Illusion 新闻幻觉
  100. 结束语

文章目录

《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最近看到的介绍认知偏差非常好的书,99章每章一个偏差配上详细的案例。

在AI的辅助下,总结了书中提到的99个认知偏差,配上简单的小案例,方便快速浏览查阅:

Survivorship Bias 幸存者偏差

含义: 只关注成功者而忽视失败者,从而高估成功概率。

案例: 一个叫Rick的年轻人看到到处都是成功的摇滚明星,于是决定组建一支乐队。然而他没意识到,媒体只关注那些成功的明星,却没报道musikland中数以万计默默无闻的失败乐队。就像墓地里埋着的失败者一样,失败乐队也无人问津。Rick因此高估了成功概率,成为幸存者偏差的受害者。

如何避免: 多到"墓地"里去看看,了解失败者的比例,避免只盯着成功者。

Swimmer's Body Illusion 游泳健将的身材幻觉

含义: 混淆了选择因素和结果,将特征当成了原因。

案例: 纳西姆·塔勒布想减肥,看到游泳运动员身材很好,就决定每周练两次游泳。但他后来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幻觉,职业游泳运动员身材好不是因为经常游泳,而是因为要成为职业选手必须先有好身材。模特在化妆品广告中也是同理,她们并非因为使用了某化妆品而变美,而是因为先天丽质才被选为模特并代言化妆品的。

如何避免: 分清选择标准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避免混淆。

Clustering Illusion 聚类幻觉

含义: 面对随机事件时倾向于看到不存在的模式。

案例: 一个赌徒在轮盘赌中看到黑色连续三次出现,就误以为之后红色的概率会更大。殊不知这只是随机事件,之前的结果并不影响之后的概率。就像听到几天接连发生飞机失事,就以为之后发生空难概率更高一样,这都是聚类幻觉在起作用。

如何避免: 理解事物的随机性,独立评估每次事件的概率,不要被表面现象影响。

Social Proof 社会认同

含义: 根据他人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从众心理。

案例: 一项实验表明,一个人站在马路边向上看,行人多数选择走过;但如果有5个人一起向上看,多数行人会停下来看发生了什么。社会认同无处不在,从选饭店、选手机到投资决策,我们都倾向于跟从他人。但并不是多数人做的就一定是对的,比如"羊群效应"导致的股市泡沫等。

如何避免: 独立思考,以事实和逻辑为依据做决策,不盲从。必要时不怕成为少数派。

Sunk Cost Fallacy 沉没成本谬误

含义: 做决定时考虑已付出的成本,而不只看将来的利弊。

案例: 二战中,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D-Day) 受到德军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后来德军被击溃,盟军却仍然不愿放弃登陆计划改从其他地点进攻,因为在诺曼底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类似地,我们往往会考虑过去在一个项目上花了多少钱,而不是单看今后值不值得继续投入。

如何避免: 要理性评估每个决定,不看过去的投入,只问今后的回报是否大于成本。必要时要敢于放弃。

Reciprocity 互惠

含义: 得到他人好处后有回赠的义务感,即使代价大于收益。

案例: 一个实验发现,如果餐馆赠送一块口香糖,小费会增加3%;两块口香糖则增加14%。互惠原则广泛应用于商业,比如免费试用、赠品等。政治人物也常利用互惠原则,接受小恩小惠,事后却要提供高额回报。互惠虽有一定社会价值,但有时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如何避免: 客观评估他人提供的好处,理性判断回报是否合理,不要让互惠义务凌驾于理智之上。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确认偏差(第一部分)

含义: 倾向于寻找支持已有观点的信息,忽视相反证据。

案例: 一个信奉"外星人造访地球"的人看到麦田怪圈就认为是外星人所为,看到没有怪圈的麦田则解释为外星人那天没来。无论什么证据,他都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解释。再比如,已经认定对方是小偷的警察,就倾向于去找能证明对方有罪的线索。

如何避免: 主动寻找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用同等标准看待支持和反对证据,而不是双重标准。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确认偏差(第二部分)

含义: 曲解模棱两可的信息,使之支持自己观点。

案例: 通灵者让死者家属说"我感觉到他提到了J或E开头的名字",家属立即想到了符合的人,但实际上几乎每个人都能想到J或E开头的熟人。股票分析师对公司财报也常有类似曲解。再比如,算命先生说你性格外向,你马上想到自己参加派对的情形;他说你性格内向,你马上想到自己独自沉思的情形。模棱两可的话总能找到依据。

如何避免: 不要主观曲解模棱两可的信息,客观判断其真实涵义,不要往自己观点上靠。

Authority Bias 权威偏差

含义: 倾向于服从权威人士,即使他们未必正确。

案例: 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做过一个经典实验,让参与者扮演"老师"角色,对学生进行电击。参与者明知这会伤害学生,但在实验人员的命令下,仍有65%的人把电压开到致死的450伏。这表明权威对我们有很大影响。再比如,医生开错药,病人也往往照单全收。

如何避免: 对权威人士的话,不要全盘接受,要理性思考其合理性。权威再高,也有出错的时候。必要时要敢于提出质疑。

Contrast Effect 对比效应

含义: 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的事物更容易被注意。

案例: 一个5英尺10英寸(约178厘米)高的男子在一般人中显得高大,但在NBA球员中就不算什么了。再比如,一个工资低的员工跳槽,即使新工资只比原工资高一点,也会有很大满足感;但一个工资高的员工跳槽,新工资比原工资高很多才会有同样满足感。这都是对比效应导致的心理。广告商常利用对比效应,将产品与竞争对手做对比。

如何避免: 客观评价事物的绝对价值,不要只看相对价值。对比有时会产生误导。

Availability Bias 可得性偏差

含义: 倾向于高估容易想到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案例: 911事件后,很多人选择开车出行而不敢坐飞机,因为911造成的恐怖记忆容易浮现在脑海。但实际上,开车出事故的概率远高于坐飞机。类似地,我们往往高估自然灾害、绑架、恐袭等容易引起注意的事件发生概率,而低估中风、糖尿病等常见病致死概率。

如何避免: 判断事件发生概率时,不要依赖直觉和记忆,而要查看客观统计数据。

It'll-Get-Worse-Before-It-Gets-Better Fallacy 弊大于利谬误

含义: 对一个行动,固执地认为"会先变坏后变好"。

案例: 一个肥胖的人决定节食减肥,有人告诉他"刚开始你会感到疲劳,但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结果他节食后感到虚弱无力,就放弃了。再如一个公司推行变革,领导告诉员工"刚开始业绩可能会下滑,但以后就会上升"。结果员工看到业绩下滑就抵制变革。这种"先变坏后变好"的想法缺乏根据,变革也可能是弊大于利。

如何避免: 理性分析一个行动的利弊,如果弊大于利就果断放弃,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Story Bias 故事偏差

含义: 倾向于用有趣、动人的故事代替事实和数据。

案例: 一部电影讲述一个癌症病人通过积极乐观战胜了绝症,观众看后受到鼓舞。但现实中,心态对癌症的影响微乎其微。再比如,创业成功学鼓吹只要坚持梦想就能成功,但现实是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失败了。故事有强大的煽动力,但未必真实客观。

如何避免: 面对动人的故事,要理性看待,用事实数据验证其真实性,不要被情绪左右。

Hindsight Bias 事后诸葛亮偏差

含义: 高估自己预测已发生事件的能力。

案例: 911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说"其实从很多迹象可以看出来这事要发生",但这些人在911之前并没有成功预测。再比如,很多人说"我早就知道这两个人会离婚",但如果问他们当初有多大把握,往往要打折扣。事后诸葛亮在交易、投资、选举等领域都很常见。

如何避免: 判断自己的预测能力时,要看事前的判断,而不是事后。事前写下自己的预测,事后再来验证。

Overconfidence Effect 过度自信效应

含义: 高估自己能力,认为自己比实际更优秀。

案例: 93%的美国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平均值,这不可能。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智商高于平均,也不太现实。再比如,很多人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报了很多课程,最后不少荒废。人性普遍存在自我提升倾向,过于自信。

如何避免: 多听取外界评价,不要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要用客观标准衡量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主观感受。

Chauffeur Knowledge 司机知识

含义: 只懂得表面知识,而不理解深层原理。

案例: 一个游客坐出租车游览一座城市,司机滔滔不绝地讲解各个景点。游客误以为司机是当地历史专家,但司机其实只是死记硬背了导游词,并不真正了解这些景点的历史文化。类似地,一个人可以背诵物理定律,但并不理解其中原理;可以照搬网上的代码,但不明白其中逻辑。这种表面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就是"司机知识"。

如何避免: 学习知识要追根溯源,理解其中原理,而不是只记表面现象。要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不能只会机械重复。

Illusion of Control 控制幻觉

含义: 高估自己对结果的影响力,忽视运气等外部因素。

案例: 很多人玩骰子游戏时,用力摇骰子希望摇出高点数,但实际上摇骰子的方式并不影响结果。再比如,有人觉得自己是"福将",赌博时运气特别好,但从长期看,运气因素会被抵消。一个公司的业绩好坏,CEO 固然有很大影响,但经济大环境、行业趋势等外部因素影响更大。

如何避免: 理性评估自己对结果的实际影响力,不要高估自己的掌控能力。要看到机遇、运气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Incentive Super-Response Tendency 激励超级反应倾向

含义: 对奖惩措施反应过度,忽视了其他因素。

案例: 一家公司为了提高销售,给销售人员设置高额提成。结果销售人员为了提成,采取各种不道德的手段,如夸大产品效用、隐瞒缺陷等。公司销售额一度上升,但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声誉受损。奖惩固然重要,但过于强调奖惩,会导致员工忽视道德、协作等其他因素。

如何避免: 设置奖惩制度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盯着一个指标。要让员工明白,奖惩只是激励手段,而不是唯一目标。

Regression to Mean 均值回归

含义: 把随机波动误以为必然规律。

案例: 一个高尔夫球选手成绩突然很好,教练大加表扬;下一次成绩突然很差,教练严厉批评。但其实这只是随机波动,成绩好坏往往会自动回归平均水平。再比如,一个孩子考试成绩突然下降,家长可能会惩罚孩子;下次考试成绩回升,家长又会奖励孩子。其实这种波动很正常,不必太惊慌或太兴奋。

如何避免: 理解事物的波动性,不要对短期变化反应过度。关注长期平均水平,而不是一时起伏。

Outcome Bias 结果偏差

含义: 根据结果的好坏来评判决策的质量。

案例: 一个公司冒险收购另一家公司,结果收购失败,公司破产。很多人事后批评这个收购决定是错误的。但问题是,这个决定在当时是正确的吗?如果考虑到当时的信息和分析,这个决定可能是合理的,只是运气不好而已。再比如,很多人赞扬乔布斯的决策都很英明,因为结果都很成功。但如果乔布斯的决策失败了,人们可能会批评他鲁莽冒险。

如何避免: 评判决策的好坏,要看决策当时的信息和逻辑,而不是结果。要认识到运气因素的存在,不能根据短期结果下结论。

Paradox of Choice 选择悖论

含义:选择越多,人们反而越不容易做出决定,满意度也会降低。过多的选择会导致决策瘫痪、后悔和不满。

案例:一项研究发现,面对24种果酱时,只有3%的顾客最终选择购买;而面对6种果酱时,则有30%的人购买。太多选择让人难以抉择,并事后怀疑是否做出了正确选择,降低了满意度。

如何避免

  • 预先设定标准,缩小选择范围
  • 学会满足,不要追求完美
  • 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纠结其他选项
  • 聚焦最重要的几个选择,忽略其余

Liking Bias 喜欢偏差

含义:我们倾向于对自己喜欢的人的话和观点给予额外的重视,而忽视不太喜欢的人的意见,即使后者可能是正确的。

案例:一个产品经理向领导推荐一个新项目。领导觉得他很可爱,忽略了项目的风险和问题,最终导致项目失败并损失惨重。如果当时领导能客观看待项目,也许本可以避免损失。

如何避免

  • 意识到自己的偏好,尝试客观评估每个人的观点
  • 通过同理心和沟通来理解自己不喜欢的人
  • 建立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公平评估每个想法
  • 鼓励团队成员挑战自己的想法

Endowment Effect 禀赋效应

含义: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已拥有的东西的价值。一旦拥有某样东西,我们就不愿意放弃,并认为它比实际更有价值。

案例:在一项实验中,一组学生获得一个马克杯作为礼物。当被问及愿意以多少钱出售时,他们给出的价格是类似马克杯市场价格的2倍。而另一组没有收到礼物的学生在被问及愿意以多少钱购买时,出价仅为市场价的一半。拥有马克杯的学生高估了它的价值。

如何避免

  • 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高估已拥有事物的价值
  • 尝试客观评估事物的真实价值和市场价值
  • 考虑机会成本 - 放弃当前所有的东西能换来什么
  • 不要让情感依恋影响你的判断

Coincidence 巧合

含义:我们低估了巧合发生的概率,高估了它们的重要性。我们倾向于为巧合赋予特殊意义,尤其当它们符合我们的心理偏好时。

案例:有人在生日那天遇到一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觉得这一定是命运的安排,对方一定会在自己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实这样的巧合虽然令人惊讶,但并非不可能,考虑到人口基数,这样的事情偶尔发生很正常。

如何避免

  • 意识到许多不太可能的事情,在大量重复中仍然会时有发生
  • 不为巧合赋予过多联想和意义,尤其不要让其左右决策
  • 学习概率和统计知识,增强概率思维
  • 用统计数据和逻辑来检验自己的感觉和猜测

Groupthink 群体迷思

含义:在追求一致性的压力下,群体成员的理性思考受损。他们为了达成一致而压制异议、忽视反证、对外群体妄加否定。这导致决策质量下降。

案例:1961年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中,肯尼迪总统的幕僚团队过于自信,没有认真考虑行动可能失败。成员互相劝诫要"团结一致",压制了质疑和异议。最后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给美国外交和声誉造成重大损失。

如何避免

  • 鼓励成员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即便意见不一致
  • 领导者应发挥开明、虚心的榜样作用,而非操控
  • 设立"魔鬼代言人"的角色,负责挑战主流观点
  • 小组成员应努力保持开放、独立、理性的思考
  • 多元化的团队结构有助于引入不同视角

Neglect of Probability 忽视概率

含义:人们往往低估普遍事件的风险(如心脏病),而高估醒目但不常见事件的风险(如飞机失事)。我们难以准确地评估概率,尤其是小概率事件。

案例:在美国,有超过40%的人担心未来会成为恐怖袭击的受害者,但实际上这个概率只有0.01%。相比之下,约30%的人会死于心脏病,但只有八分之一的人将其视为人生最大的健康威胁。飞机失事往往引起恐慌,但乘飞机的死亡率远低于乘汽车。

如何避免

  • 通过统计数据而非情绪或印象来理解风险
  • 将注意力从引人注目但不太可能的事件转移到更普遍的威胁上
  • 学习风险知识,了解人们在评估概率时的常见错误
  • 评估风险时,不仅考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影响的严重程度

Scarcity Error 稀缺性错误

含义:人们倾向于高估稀缺资源的价值,低估充足资源的价值。物以稀为贵,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稀缺性吸引,做出非理性决策。

案例:一款限量版球鞋上市时,很多人不惜通宵排队也要抢购,只因数量有限。但事后他们可能会发现,这双鞋实际并无特别之处,不值那个价钱。投资者在股市泡沫期间争相买入稀缺的股票,但泡沫破裂后才意识到它们实际价值有限。

如何避免

  • 意识到稀缺性对我们心理的影响,不要盲目跟风
  • 评估稀缺物品的内在价值,而非被稀缺性蒙蔽

Base-Rate Neglect 基本比率的忽视

含义:人们在判断事物的可能性时,往往只关注具体的细节和特征,而忽视了基本比率,即事物在总体中出现的概率。

案例:一个城市有10个出租车公司,其中绿色出租车公司有85%的市场份额,蓝色出租车公司有15%。一天晚上,一辆出租车肇事逃逸,一个目击者说他70%确定那是一辆蓝色出租车。警方因此将大量精力放在寻找蓝色出租车上。但实际上,肇事者是蓝色出租车的概率只有41%,因为蓝色出租车的基本比率只有15%。

如何避免

  • 考虑事物在总体中出现的基本比率或先验概率
  • 不要只被生动的细节或描述所左右
  • 用贝叶斯推理来更新已有的信念
  • 收集全面的背景信息和统计数据

Gambler's Fallacy 赌徒谬误

含义:人们错误地认为,如果一个事件反复发生,那么另一个事件就"该"发生了,好像事物有"记忆"一样。

案例:在赌场轮盘赌中,如果红色连续出现五次,许多赌徒会认为下一次黑色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红色已经出现太多次了"。但实际上,每次旋转都是独立的,红黑出现的概率都是50%,与之前的结果无关。类似地,如果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三个女儿,许多人会认为下一个孩子更可能是男孩,但其实男女的概率仍然各为50%。

如何避免

  • 认识到独立随机事件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不要被表面的模式或序列所迷惑
  • 理解概率的基本原理,如独立事件、条件概率等
  • 在做预测时,依赖科学数据和理性分析,而非迷信

The Anchor 锚定

含义:人们在做估计或判断时,容易受到第一个接触到的信息("锚")的影响,即使这个信息是随机的或不相关的。

案例: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先问参与者,是否愿意以 $10 的价格购买一个物品,然后再问他们愿意支付多少钱。另一组参与者被问是否愿意以 $125 的价格购买,然后再问他们的价格。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平均报价为 $19,第二组为 $37。虽然 $10 和 $125 都是随机选择的,但它们显著影响了参与者的估价。

如何避免

  • 意识到锚定效应的存在,尤其是在谈判、定价等场景中
  • 在做出判断前,考虑多个不同的参考点或信息源
  • 根据客观事实和数据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依赖最初的印象
  • 质疑别人提供的锚,不要被他们框定思路

Induction 归纳法

含义:人们倾向于相信,只要观察到的情况没有例外,就可以得出普遍规律。但实际上,归纳推理通常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观察所有情况。

案例:历史上,人们观察到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得出"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但后来,黑天鹅在澳大利亚被发现,推翻了这一归纳。类似地,许多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曾被认为是普适定律,但后来在极端条件下被修正。股票投资者往往根据过去的趋势做出预测,但市场的突变经常出乎意料。

如何避免

  • 认识到归纳推理的局限性,不要轻易下绝对结论
  • 积极寻找反例,挑战既有假设
  • 保持开放和谦逊的心态,接受新的证据和解释
  • 在做预测时,考虑多种可能性,给予概率估计,而非确定性陈述
  • 通过演绎推理来检验归纳得出的假说

Loss Aversion 损失厌恶

含义:人们普遍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得收益。面对同等的损失和收益,人们会感到损失的痛苦大于收益的喜悦。

案例:在一个著名实验中,参与者先得到 $50,然后要选择是否接受一个赌局:抛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再得到 $50;如果反面朝上,就损失 $50。虽然这个赌局的期望值为零,但大多数人拒绝参与,因为他们更在乎可能损失 $50。类似地,投资者往往很快卖出盈利的股票,但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因为不愿意承认损失。

如何避免

  • 意识到自己可能有损失厌恶的倾向
  • 客观评估决策的期望值,而不是只看损失
  • 将风险看作机会成本,权衡潜在的收益
  • 设定止损位,及时出清亏损的投资
  • 培养长期视角,接受短期波动

Social Loafing 社会懒惰

含义:在团队合作中,个人的努力水平往往低于单独工作时。人们倾向于搭便车,让别人多做事,自己少出力。

案例: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分别独自和在团队中拉绳子。结果显示,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绳子松紧度会被单独测量时,比在团队中表现更好。类似地,在群体项目中,如果个人贡献不易区分或评估,成员的投入往往会下降。一些学生在小组作业中投机取巧,指望其他人完成大部分工作。

如何避免

  • 明确界定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 建立问责制度,将群体绩效与个人评估挂钩
  • 选择有内在动机、自我驱动的成员
  • 培养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 领导者应起带头作用,提供持续反馈和激励

Exponential Growth 指数增长

含义:人们倾向于低估指数增长的速度和影响。我们习惯了线性思维,难以直观地理解指数函数的威力。

案例: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国王答应给发明国际象棋的大臣一份奖赏: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第三个格子4粒,每个格子是前一个的两倍,直到放满64个格子。国王以为这是一个很小的要求,但实际上,最后一个格子里需要放2^63粒麦子,总数超过18亿亿粒,相当于2000多个世界年产量。类似地,人们往往低估了人口增长、病毒传播、复利投资的指数效应。

如何避免

  • 意识到线性直觉在处理指数问题时的局限性
  • 学习指数函数的数学特性
  • 在预测和决策中考虑指数增长的可能性
  • 对照历史数据,了解指数增长的实际案例
  • 谨慎对待看似很小的变化率,从长期来看可能影响巨大

Winner's Curse 赢家的诅咒

含义:在竞标或竞拍中,中标者往往是出价最高的人,但他们很可能高估了标的物的实际价值,因此虽然名义上"赢"了,但可能遭受实际损失。

案例:在一个经典实验中,研究人员拍卖一个装有钞票的罐子。参与者可以检查罐子,但不能打开。平均而言,出价最高者的出价高于罐子里钞票的实际金额,因此他们虽然赢得了拍卖,但却付出了超过实际价值的代价。类似地,在企业并购、频谱拍卖等场景中,中标者往往出价过高,难以实现预期回报。

如何避免

  • 认真评估标的物的内在价值,设定出价上限
  • 警惕"必胜"的心态,考虑竞争对手可能出价过高
  • 收集竞争情报,了解其他竞标者的动机和资源
  • 在出价时考虑到赢者的诅咒,适当调低价格
  • 对于关键资产,考虑与竞争对手共享或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基本归因错误

含义:人们倾向于高估个人特质在解释他人行为时的作用,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认为别人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他们的人格,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压力。

案例: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扮演"教师"的角色,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并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实施惩罚。实际上,学生是实验人员的同谋,故意回答错误。即使惩罚强度不断升级到危险的水平,大多数参与者还是听从权威,继续实施惩罚。事后,另一组旁观者认为,参与者一定是残暴或愚蠢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主要是服从权威和环境压力的结果。

如何避免

  • 在判断他人行为时,考虑情境因素和外部压力
  •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处境
  • 意识到每个人在不同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表现
  • 避免根据单一事件或印象对人贴标签
  • 用同理心和开放心态看待他人,给予宽容和理解

False Causality 错误因果关系

含义:人们倾向于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性,即使两个事件只是巧合同时发生,或者它们都是第三个因素导致的。

案例:有研究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比普通科学家更长寿。有人据此推断,获奖能延年益寿。但实际上,评奖委员会可能更青睐那些看起来更健康、更有希望继续贡献的科学家。获奖和长寿只是相关,但不是因果。类似地,城市犯罪率和冰淇淋销量可能同时上升,但不能认为吃冰淇淋导致了犯罪。它们都可能是由天气炎热导致的。

如何避免

  • 意识到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 在推断因果关系时,考虑可能的第三个因素或共同原因
  • 进行对照实验或统计控制,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
  • 收集长期的、多样化的数据,而不是只看表面现象
  • 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审慎地得出结论

Halo Effect 光环效应

含义:人们倾向于基于对一个人某一方面的良好印象,就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这种正面印象会笼罩那个人,影响我们对他的整体评价。

案例: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评价一个fictitious人物Alan的各项品质。一组被告知Alan很温暖,另一组被告知Alan很冷淡。结果显示,"温暖"组认为Alan在其他无关的品质上,如聪明、勇敢等,也更优秀。类似地,我们往往觉得外表有魅力的人在其他方面,如智力、能力等,也很出色。一个公司业绩突出时,人们会认为它的战略、文化、领导力都很卓越,但业绩下滑时,又对这些方面大加挞伐。

如何避免

  • 意识到初始印象对整体评价的影响
  • 独立地评估一个人的不同方面,避免过度泛化
  • 收集客观的、多方面的信息,形成全面认识
  • 警惕媒体塑造的明星光环,理性看待他们的言行
  • 根据具体情境和任务需求来选拔人才,而不是盲从声誉

Alternative Paths 替代路径

含义:人们在事后评价决策的质量时,倾向于忽视当时还有其他可能的选择。我们只看到一个决策导致的实际结果,而没有考虑其他路径本来可能带来的后果。

案例:在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中,一辆失控的有轨电车即将撞向前方的五个工人。你站在一个岔道开关旁边,可以拉动开关,让电车转向另一条轨道,但那里有一个工人。很多人认为,牺牲一个人来救五个人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当时没有拉开关,而五个工人侥幸躲过了,我们事后可能会认为,拉开关导致一个无辜的人丧生,是错误的决定。我们倾向于根据决策的实际后果来评判对错,而忽视了决策当时的其他可能性。

如何避免

  • 在做决策时,考虑多种可能的情景和结果
  • 事后评价决策时,设身处地回到当时的情境
  • 根据当时能获得的信息来评判决策的合理性
  • 接受决策总是在不确定性中进行的,结果与决策质量并非完全相关
  • 关注决策过程和动机,而不只是结果

Forecast Illusion 预测幻觉

含义: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尤其是专家。事实上,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很多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

案例:一个金融分析师凭借过去的成功预测而名声大噪。他自信满满地预测未来几年的股市和经济走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跟随他的投资建议。然而事后证明他的预测大错特错,给很多人带来巨大损失。事实证明,对于复杂的系统如经济,没人能做出可靠的中长期预测。

如何避免:对未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提高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要盲目相信专家对未来的预测,尤其是那些自信和标新立异的预测。在实践中做好对冲和应变准备。

Conjunction Fallacy 连锁谬误

含义:人们倾向于认为,比起单一事件,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事实上,联合事件发生的概率通常比单个事件小。

案例:琳达是一个單身、直率、非常聰明的31歲女性。 她主修哲學。 作為一名學生,她非常关注歧視和社會公平问题,也曾参加过反核游行。人们认为琳达更可能是银行出纳兼女权运动者,而不仅仅是银行出纳。但从概率角度,单一事件"银行出纳"的概率肯定大于联合事件。

如何避免:在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先单独评估每个事件的概率,再考虑它们结合的概率。联合事件的概率通常不会超过任一单个事件。提高概率思维和数学素养。

Framing 框架效应

含义:人们面对同一个决策问题时,会被呈现的方式或框架影响,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换句话说,思考和决策依赖于信息呈现的框架。

案例:一种治疗方案,如果告诉患者"手术后90%的人存活",多数人倾向于接受手术;但如果换成"手术后10%的人死亡",即使是同样的生存概率,更多人会拒绝手术。前一种表述突出了正面信息,后一种则聚焦负面信息。不同的框架引导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如何避免:客观全面地看待信息,理性评估利弊得失。不要被表面的框架所左右,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尤其对于涉及风险的选择,要警惕不同表述可能带来的偏差。

Action Bias 行动偏差

含义:人们倾向于认为主动采取行动改变现状,要比被动无为要好。但有时行动未必是最佳方案,不行动反而更明智。

案例:足球点球时,守门员总是倾向于向左或向右扑救,而不是站在原地。数据统计发现,守门员纹丝不动是最优策略。他们扑向球路的一边,其实降低了扑救成功率。这是因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采取行动总是比不采取行动要好。

如何避免:判断做或不做,要基于理性分析,而不是凭直觉或惯性。面对眼前的问题,多思考一下不采取行动是否更优。学会战略性地选择行动时机,不要盲目跟从行动偏差。

Omission Bias 不作为偏差

含义:人们倾向于认为,不当行为(ACTION)造成的伤害大于不作为(INACTION)导致的伤害,即使后果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人们认为由不作为造成的坏结果,比由主动采取行动造成的坏结果更能接受。

案例: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疫苗接种。一些家长认为,即使不给孩子接种疫苗最终导致其感染疾病,也比接种疫苗后孩子出现副作用更能接受。事实上两种情况下对健康的损害是一样的,但由于不作为偏差,很多人选择不给孩子接种疫苗。

如何避免:评估行为时,理性看待作为和不作为的后果。比较主动和被动选择,客观评价其利弊得失。宁可承担主动选择的心理负担,也不要让不作为偏差主导决策。对自己的不当决策要勇于负责。

Self-Serving Bias 自利偏差

含义:人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才能,而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自利偏差让我们高估自己在成功中的作用,却低估自己在失败中的责任。

案例: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把这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但如果考砸了,他往往会抱怨考题太难或者运气不佳,而不是反思自己准备得不充分。再比如一个项目成功了,领导者往往把功劳据为己有;但如果失败了,他们又常常诿过于人,指责团队成员或外部环境。

如何避免:客观评价自己的才能和表现,不要高估也不要低估。无论成败都要勇于承担责任,多从自身找原因。欢迎他人的feedback,听取不同声音,全面了解自己在事情中的真实表现和贡献。保持谦逊,不要被自利偏差蒙蔽了双眼。

Hedonic Treadmill 享乐适应

含义:人们的幸福感會随着时间而恢复到基础水平。最初由积极事件(如加薪)带来的幸福感,或由消极事件(如丢工作)带来的痛苦,都会因为适应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人们在享乐适应上存在偏差,高估了外部事件对幸福的持久影响。

案例:一个人中了彩票,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一开始他每天都无比兴奋,但是一段时间后,他的幸福感又恢复到和中奖前差不多的水平。他已经完全适应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不再从物质享受中获得多少快乐。他高估了财富带来的持久幸福。

如何避免:认识到外部事件和物质享受对幸福的影响是短暂的。为了长久的幸福,要培养内在的心理品质,如感恩、乐观等,而不是寄希望于外部刺激。同时要设定内在动机驱动的人生目标,追求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而不是被外部奖赏所左右。

Self-Selection Bias 自我选择偏差

含义:在统计调查或数据分析时,如果样本不是随机选取的,而是自愿参与的,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因为自愿样本在某些方面可能与整体人群有系统性差异,导致抽样不具代表性。

案例:一个网站做用户调查,发现用户对网站的满意度非常高。但是很可能只有那些对网站满意的用户才愿意主动填写问卷,而不满意的用户根本就不会参与调查。这样调查结果就不能代表所有用户的真实观点,存在自我选择偏差,高估了用户满意度。

如何避免:统计调查要做到随机抽样,让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中。尽量采用主动邀请填写问卷,而不是被动等待志愿者。在分析数据时,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对照总体人群的特征,识别可能的偏差。

Association Bias 联想偏差

含义:人们倾向于把两个同时出现的事物看作有因果关系,即使它们只是巧合。我们习惯性地假设相关性意味着因果性,忽视了两个事件可能是相互独立的。

案例:有人注意到,每次自己穿一件"幸运"球衣时,他支持的球队就会赢球。他由此认为球衣带来了好运,决定每次比赛都穿它。显然这只是一种联想偏差,球衣和比赛结果并无因果关系,球队的胜负取决于其竞技表现。

如何避免:识别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区别。相关性只能说明两件事在统计上的关联性,而非一件事导致了另一件事。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因果逻辑。不要被表面的巧合现象所迷惑,尤其要警惕那些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联想。

Beginner's Luck 新手运

含义:人们倾向于相信,在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早期阶段,往往能侥幸取得不错的结果,好像新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运气。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加,结果会趋于平均水平。

案例:小明第一次去赌场玩老虎机,投入2元钱,结果幸运地赢了500元。他对赌博产生了兴趣,认为自己肯定有这方面的天赋。事实上,小明只是碰巧遇到了偶然事件。随着他赌博次数的增多,损失的钱会远大于偶尔的收益。

如何避免:不要被偶然的早期成功冲昏头脑,要意识到那可能只是运气使然。经过大量重复实践后,结果会回归正常水平。客观评估自己的技能,不要高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天赋。新手要保持谦逊态度,摆脱侥幸心理,扎实学习和训练。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

含义:认知失调是指人们同时持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产生的不舒服感觉,为了消除这种不适,人们往往会改变其中一种信念使之与另一种相符合。

案例:一位烟民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但又享受吸烟的感觉。为了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他选择性地关注一些长寿老人是烟民的案例,借此说服自己吸烟没那么糟糕,从而继续吸烟的行为。

如何避免:诚实面对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不要为了心理舒适而自欺欺人。勇于改正错误的信念和有害的行为习惯。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双曲线贴现

含义:双曲线贴现是指人们倾向于对近期的收益和损失给予过高的权重,而对远期的收益和损失给予较低的权重,导致在跨期选择中偏好近期而非整体最优。

案例:一个人面临选择,要么现在获得100元,要么一年后获得150元。尽管一年后获得150元在经济学上更为合算,但很多人会选择立即获得100元。这体现了人们在跨期决策中的双曲线贴现偏差。

如何避免:在做出跨期决策时,要全面评估近期和远期的收益,而非过度关注眼前利益。提醒自己双曲线贴现的偏差,以理性的眼光权衡轻重缓急。

"Because" Justification "因为"辩解

含义:"因为"辩解是指人们倾向于在得出结论后,才去寻找支持该结论的理由。这些事后归因常常是武断的,但却让人产生一种因果关系的错觉,觉得有了充分的依据。

案例:股市分析师在股价暴跌后,列举出一系列暴跌的"原因",如利空消息、市场情绪等。但在暴跌前,这些分析师往往没有预见到这些"原因"会导致暴跌。这种事后归因是典型的"因为"辩解。

如何避免:在得出结论前,就应该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而不是先有结论再找论据。对他人的结论和推理,也要审慎求证,不要轻信"因为"式的辩解。

Decision Fatigue 决策疲劳

含义:决策疲劳是指人们在连续不断地做决定后,决策品质下降的现象。过度的决策消耗了人们的心力,使得他们难以做出理性、审慎的决定。

案例:法官在经过一天的审理后,在临近下班时就更有可能做出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判决。这可能是因为决策疲劳导致法官倾向于选择省时省力的默认选项。

如何避免:尽量把重要决策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如果需要长时间做决定,要适当休息,补充能量。对于不重要的小事,可以尽快做决定,减少决策数量。

Contagion Bias 感染偏差

含义:感染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与坏人或坏事物接触过的东西也是坏的,即使实际上没有关联。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厌恶情绪,源于恐惧心理。

案例:实验发现,人们不愿意穿一件被告知杀人犯穿过的毛衣,即使这件毛衣是全新的,并没有实际穿过。人们不愿意感染上杀人犯的"邪恶",尽管邪恶显然不会通过衣物传播。

如何避免:区分事物的实际属性和无关联的属性,不要因为负面的联想就认定事物本身是坏的。尽量基于事实和证据做判断。不过在食品安全等领域,合理的洁癖有其必要。

Problem with Averages 平均值问题

含义:平均值问题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平均值做决策和判断,忽视了平均值背后的差异和极端值。对平均值的依赖会导致片面或错误的结论。

案例:二战时,美军根据轰炸机弹孔的平均分布来决定飞机装甲的位置。但是后来统计学家发现,能返航的飞机才是关键,而那些被平均值忽略的部位恰恰是最脆弱的。因此不能依据平均值,而要看幸存者的特点。

如何避免: 不要只看平均水平,要考察各个分量的差异。平均值可以掩盖极端的个例。尤其是小样本的平均值更不具代表性。要警惕平均值陷阱,全面地收集和分析数据。

Motivation Crowding 动机拥挤

含义:动机拥挤是指外部激励(如金钱奖励)会挤出人们的内在动机(如兴趣爱好),最终导致激励无效甚至适得其反。外部激励让人们将注意力从内部转移到外部。

案例:一项研究发现,当幼儿园引入罚款以减少家长晚接孩子的行为时,晚接的家长反而更多了。因为罚款使得家长觉得只要付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晚接,挤出了他们避免给老师添麻烦的内在动机。

如何避免:设计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内外部动机的平衡,不能只强调物质刺激而忽视精神激励。要让人们从事情本身获得意义感和成就感,激发内在动力,而不是用外部压力替代主观能动性。

Twaddle Tendency 空话倾向

含义:空话倾向是指人们倾向于表达一些貌似有理、实则空洞无物的观点,尤其是在自己缺乏知识的领域。这是一种掩饰无知、不愿承认不知道的心理倾向。

案例:在公司会议上,一些人即使对讨论的问题一无所知,也会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显示存在感。这些意见往往是陈词滥调,毫无建设性。真正的专家往往谦虚若无,敢于说"我不知道"。

如何避免:不要为了显示存在感或掩饰无知而说些空话。在不了解的领域,要虚心求教,学会说"我不知道"。与其说些陈词滥调,不如多听少说,积累知识后再发表见解。

Will Rogers Phenomenon 威尔·罗杰斯现象

含义:威尔·罗杰斯现象是指将一些个体从一个组别转移到另一个组别,会提高这两个组别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处于交界线上的个体,对原组别是拖后腿,但对新组别是拔尖。

案例:学校将一些处于分数线上的差生从普通班转移到差生班,结果普通班的平均分提高了,差生班的平均分也提高了。表面上是双赢,实际上总体水平并没有变化,只是因为划分组别的标准改变了。

如何避免:评估绩效变化时,不能只看各组平均值的变化。要看总体的变化情况,排除分组变动的影响。尤其要警惕主观分组调整数据的做法,那会产生威尔·罗杰斯现象的错觉。

Information Bias 信息偏差

含义:信息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追求更多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无助于做决策。过多的信息反而会干扰决策,引起分析瘫痪。人们高估了信息的价值,而没有考虑信息的成本。

案例:一个人在网上搜寻某个产品的资料,看了大量的评论和报导。但是过多的信息让他难以抉择,反复比较细微的差别。最后他可能会选择熟人推荐的产品,而没有充分利用搜集到的信息。

如何避免:搜集信息要有的放矢,根据决策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过度搜集。学会满足,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搜寻,果断做出决定。要平衡信息的价值和成本。

Effort Justification 付出辩解

含义: 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付出很多努力获得的东西赋予更高的价值,即使它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价值。

案例: 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经历一个非常无聊的等待过程才能参加一个小组讨论。结果,他们对这个小组讨论的评价比那些没有经历等待的人更加正面。他们需要合理化自己的付出,认为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如何避免: 要客观评估事物的真实价值,不要被自己的付出影响判断。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结果的价值是两回事。

Law of Small Numbers 小数法则

含义: 人们倾向于高估小样本得出的结论的可靠性,忽视了小样本的极大随机性。

案例: 一家公司的招聘经理面试了三个应聘者,都给他留下了良好印象。他得出结论认为这个职位的求职者都很优秀。但三个人的表现很可能只是个别例子,并不具有普遍性。

如何避免: 对于小样本得出的结论要谨慎。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扩大样本量;如果不行,要认识到结论的局限性,不要过度推广。

Expectations 期望

含义: 人们倾向于受期望影响,会无意识地朝着期望的方向改变自己的行为。

案例: 一个教师被告知他班上的某些学生是"高潜力"的,尽管这个名单是随机指定的。结果这些学生在学年结束时的表现真的优于其他人,因为教师对他们期望更高,给予了更多关注和鼓励。

如何避免: 意识到期望的力量,尽量客观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让主观期望扭曲了你的判断和行为。

Simple Logic 简单逻辑

含义: 人们倾向于使用过于简单化的逻辑来看待复杂的现实情况,忽视了很多细节和复杂因素。

案例: 一个人认为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从名校毕业的,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上名校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但现实中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教育背景只是其中之一。

如何避免: 对于复杂问题,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要试图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来解释一切。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接受世界的复杂性。

Forer Effect 福勒效应

含义: 人们倾向于高度认同那些听起来像是在描述自己,但实际上是笼统空泛的描述,也叫做"宝马效应"。

案例: 很多星座运势的描述使用了大量模棱两可但听起来又正面的词语,比如"你有时外向,有时内向","你追求变化但也渴望稳定"。读者会觉得这就是在说自己,但实际上换个星座读也是一样的。

如何避免: 对于那些宽泛的描述,要批判性地看待,不要因为一些似是而非的对号入座就深信不疑。

Volunteer's Folly 志愿者谬误

含义: 在自愿参与的活动或调查中,参与者的特点可能与一般人群有系统性差异,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偏差。

案例: 一个心理学实验招募被试时,通常只有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比较闲的学生会参与。这些被试的特点可能跟一般人群不太一样,因此实验结果未必能推广。

如何避免: 对于自愿参与的调查或实验,要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如果要推广结论,需要谨慎,最好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在一般人群中是否也成立。

Affect Heuristic 情感启发法

含义: 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情绪喜好来判断事物,而不是根据客观事实。

案例: 一个人讨厌某个政党,会倾向于认为这个政党的政策都是错误的,即使有些政策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他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对政策本身的分析。

如何避免: 要学会把情绪和理性分开。尽量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要让个人好恶影响判断。对于自己有强烈情绪倾向的问题,要格外小心谨慎。

Introspection Illusion 内省幻觉

含义: 人们高估了自己通过内省获得洞见的能力,认为自己比实际上更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案例: 一个人认为自己不会受到广告影响,因为内心深处自己是个理性的消费者。但实际上广告可能在潜意识里对他产生了作用,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已。

如何避免: 对于内省得出的结论要持谨慎态度。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没有想象的那么透彻。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反馈,从行为的后果来评判自己,而不是想当然。

Inability to Close Doors 无法关闭门户

含义: 人们不愿意放弃选择,总想着把所有选项都保留着以备将来之需,但实际上这样做常常既浪费资源,又让人无所适从。

案例: 一个人计划周末去旅行,看到很多地方都很不错。他在几个备选地点之间犹豫不决,最后干脆哪儿也没去成,把时间浪费在选择上了。

如何避免: 要学会果断做出选择,适时放弃那些备选项。明白机会成本的概念,意识到保留选择其实也是一种付出。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患得患失。

Neomania 新事物狂热

含义: 人们倾向于盲目追捧新事物,而对旧事物失去兴趣,即使旧事物可能更有价值。

案例: 每次苹果发布新手机,总有一批果粉前赴后继去抢购,甚至在新机发布前就把旧手机卖掉。但实际上新手机相对旧手机的改进并没有那么大,功能上区别不明显。盲目追新可能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

如何避免: 要理性看待新事物,不要盲从。评估新事物的价值时,要跟已有的东西比较,看看到底改进了多少,值不值得替换。不要觉得新就一定好。

Sleeper Effect 睡眠者效应

含义: 人们倾向于忘记信息的来源,虽然一开始知道某个信息是不可靠的,但久而久之会忘记这一点,反而开始相信。

案例: 一个人看到一则广告,声称某种减肥产品效果神奇。他起初知道广告会夸大其词,并不相信。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忘了这则广告本来就不可信,反而开始相信减肥效果,可能还会去买来试试。

如何避免: 要时刻警惕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一个信息一开始就存疑,那么即使日后忘了来源,也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于关键信息,最好主动核实一下来源。

Alternative Blindness 替代盲视

含义: 人们倾向于只关注最明显的几个选项,而忽视其他可能存在的选择。

案例: 一个公司在考虑裁员以应对财务危机,管理层只讨论了是裁员还是不裁员两个选项。但实际上还有其他可能的办法,比如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削减部分福利,但由于不够显眼,并没有被考虑。

如何避免: 面对决策时,要有意识地去想是否还有别的选择。哪怕看起来不太现实,也要考虑一下,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一两个备选方案。可以尝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Social Comparison Bias 社会比较偏差

含义: 人们倾向于拿自己跟他人比较,而忽视了跟自己过去的比较。评判进步的标准常常是他人而不是自己。

案例: 一个人的工资涨了10%,本来很高兴,但听说同事涨了15%,就开始觉得自己涨得少了。虽然跟过去相比有进步,但跟别人一比就感觉不够好。

如何避免: 评判自己的进步时,主要参照点应该是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别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要总是攀比。当然适当跟他人对比也是需要的,但不要过度。

Primacy and Recency Effects 首因和近因效应

含义: 在一系列信息中,人们倾向于更多地记住最早接触到的信息(首因效应)和最后接触到的信息(近因效应),而中间的信息容易被遗忘。

案例: 一个学生列了一张很长的单词表想要背诵。结果发现第一个单词和最后几个单词记得最牢,而中间的单词总是记不住。

如何避免: 如果要学习一系列信息,不妨试试间隔重复法。把中间的内容多复习几次,或者回顾时颠倒顺序。这样可以平衡首因和近因效应,让记忆更加均匀。

Not-Invented-Here Syndrome 非我发明综合症

含义: 人们倾向于低估或排斥外部的创意、方案或建议,而高估内部自己想出来的点子。

案例: 一家公司准备开发一个新产品,市场部提出可以跟另一家公司合作。但公司领导认为外人的建议不靠谱,坚持要自己从头做起。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成本,做出来的产品也不尽如人意。

如何避免: 要虚心听取外部的声音,哪怕自己有不同看法,也要认真考虑一下别人的建议。不要因为是外人提出的就下意识地排斥。有时候外部视角可能更加客观公正。

Black Swan 黑天鹅

含义: 人们低估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习惯于关注常态化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不太可能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带来巨大影响的"黑天鹅事件"。

案例: 很多人买房时只估算了房贷利率上升1-2个百分点的情况,而没有想过利率可能涨5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一旦超出预期,就可能影响到按揭贷款的偿付能力。

如何避免: 对于那些影响重大的决策,要考虑各种可能性,尤其是那些看似不太可能但影响巨大的"小概率事件"。要未雨绸缪,给自己留足余地,以防黑天鹅事件发生。同时也要抓住那些积极的黑天鹅机会。

Domain Dependence 领域依赖

含义:知识无法在不同领域之间轻易转移。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不意味着他在其他领域也有相同的知识水平。

案例:医学专家通常在医学领域有渊博的知识,但他们对经济学或者物理学可能一无所知。同样,一位象棋大师被邀请参加扑克锦标赛,他的棋艺专长并不能帮助他在扑克牌桌上获胜。人们常常高估自己在不熟悉领域的知识水平。

如何避免:要意识到知识具有领域特异性,不要轻易假设专业知识可以轻松跨领域转移。在不熟悉的领域,要虚心学习,避免凭直觉做判断。寻求该领域专家的意见,而不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False-Consensus Effect 错误共识效应

含义:人们倾向于高估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认同程度,认为大多数人和自己有相同看法。

案例:抽烟者往往认为大多数人都赞同吸烟,而不吸烟者则普遍认为反对吸烟是主流观点。支持某个政党的人倾向于高估该党的支持率。人们对"常识"的理解,常常只是自己观点的投射。

如何避免:要客观看待问题,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不一定代表主流。多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全面了解他人想法,不要只听信自己的判断。做决策时,要参考客观数据和研究,而非主观臆测。

Falsification of History 历史虚构

含义:人们倾向于修正记忆中的历史,使之符合自己当前的观点。回忆往事时,常常对过去的判断和预测盖棺定论,相信当时自己就做出了正确选择。

案例:一个人回忆20年前的一次投资决策,认为当时自己就明智地预见到了后来的经济衰退,避开了股灾。但实际上,他可能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后来经济衰退合理化了他的选择。很多人事后诸葛亮,却不愿承认当时的无知。

如何避免:要如实记录自己的决策过程,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写日记是个好办法,客观记下你当时的想法。不要在回忆时美化过去,要尊重历史事实。认真分析过去的失误,吸取教训,而不是鸵鸟般逃避。

In-Group Out-Group Bias 内群体外群体偏差

含义:人们倾向于偏爱自己所属群体(内群体),而歧视其他群体(外群体)。这种偏差会导致对内群体的行为宽容,对外群体的行为苛刻。

案例:运动场上,球迷们为己方球员叫好,却对裁判和对方球员的失误大加指责。政治上, 支持者对本党领袖网开一面,却对对方领袖的一点小错吹毛求疵。这些都是内群体外群体偏差的例子。

如何避免:要超越群体界限,用同理心看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评判是非时,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培养批判性思维,而不是盲从群体。

Ambiguity Aversion 模糊性厌恶

含义:人们趋向于选择已知风险的选项,而规避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宁愿接受一个确定的小损失, 也不愿冒一个不确定的风险。

案例:给人10元,让他在50%概率赢20元和100%确定赢5元中选一个,很多人会选确定的5元。 因为50%的概率让他们觉得没把握。再比如很多人宁愿存定期,也不愿踏足股市,因为股市的不确定性让人望而却步。

如何避免:要辨别真伪风险,不要被表面的不确定性吓倒。很多时候,不确定中蕴藏着机会。要学会收集信息,审慎评估风险,而不是本能地恐惧未知。在复杂环境下,模糊和不确定常常不可避免, 要学会拥抱变化和风险。

Default Effect 默认效应

含义:人们倾向于选择默认选项或维持现状。改变现状需要额外的努力,很多人会因惰性而放弃。

案例:很多人办理信用卡时,会默认接受各种套餐服务,即使他们并不需要。他们没有费心去更改默认设置。再比如,每年许多人会自动续订各种订阅,即使他们已经不再使用这些服务,但就是懒得去改。

如何避免:面对选择时,不要盲从默认方案。要主动了解各种选项,作出理性评估。不要为了省事而放弃自己的判断。对关键决策,要深思熟虑,不要凭惯性。时刻保持清醒和自省,不要被惰性所奴役。

Fear of Regret 悔恨恐惧

含义:人们为了避免将来后悔,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过度担心错过机会,或者害怕承担责任,导致行动偏颇。

案例:有人明知股票风险很大,却还是买了,因为担心错失暴富的机会将后悔终生。还有人明知应该去做体检,却一再拖延,因为担心查出病来会悔恨。家长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何避免:要辨别合理风险和非理性恐惧。机会总有,但不能盲目跟风。要以理性和长远眼光做决策,而非情绪化的依赖直觉。不能因为害怕后悔,就规避一切风险。适度的后悔是人生的一部分,关键是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Salience Effect 显著性效应

含义:人们会被显著、突出的特征所左右判断,而忽视其他同样重要但不显眼的因素。醒目的信息不一定最有价值,但最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案例:一款手机某个功能特别先进,但其他功能平平,消费者却会被这一亮点所吸引,高估了整机的价值。一个政客某次讲话很有煽动性,选民就可能忽视他在其他方面的短板。媒体报道中,负面但吸睛的新闻常常占据头条。

如何避免:要全面客观地评估事物,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对信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盯着醒目的特点。要主动去了解被忽视的信息,补全自己的认知盲区。不能被情绪化的信息牵着鼻子走,要理性思考。

House-Money Effect 屋内钱效应

含义:人们在决策时,会把金钱按照不同的心理帐户对待。对于来路不同的钱,会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尤其是意外之财,往往会比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花得更加大手大脚。

案例:一个人辛苦攒了一万元,舍不得花。但若他中了彩票赢了一万元,就很可能挥霍一空。还有人会把年终奖与平时工资区分开,觉得奖金可以肆意花销。赌徒往往在一开始赢钱时变得更加激进,因为觉得那是"免费的钱"。

如何避免:要树立金钱的一致观,不管钱的来源如何,都要理性对待。不要把意外之财看作"天上掉馅饼",要像对待其他财富一样,理性规划资金的使用。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笔钱,不要人为地划分心理帐户。

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

含义:人们常常推迟重要但不紧迫或让人不快的任务,而专注于次要但有趣的事情。短期诱惑常常战胜长期价值。拖延的恶性循环让人陷入自我厌恶。

案例:一个学生本来要复习功课,却整晚刷视频。一个减肥者本来要去运动,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一个作家本来要完成稿件,却在网上闲逛到深夜。第二天他们都后悔不已,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拖延让人永远活在"明天",却错过了今天。

如何避免:要意识到拖延的深层原因,常常是对失败的恐惧和对成功的怀疑。要学会给自己设限,把大目标分解成可操作的小任务。可以给自己设置奖惩机制,激励自己行动。与他人联手共同进步,也能增加行动的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本身,让自己活在当下。

Envy 嫉妒

含义:人们倾向于嫉妒他人的成就和财富,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和行为。嫉妒会让人失去冷静和客观,采取极端手段来"攀比"。

案例:一个人看到同事升职后,心生嫉妒,开始勾心斗角,最后反而丢了工作。一个女孩看到闺蜜名牌包包后,不顾财力去网贷购物,最后负债累累。嫉妒别人的好工作、好伴侣、好房子,而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最终身心俱疲。

如何避免:要学会感恩自己所拥有的,而非盯着他人的优势。要客观认识自己的独特性,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要与他人真诚沟通,而不是暗自嫉恨。学会欣赏他人,从而激励自己进步。把嫉妒转化为正面动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Personification 拟人化

含义:人们倾向于把人的特征投射到动物、事物、抽象概念上,赋予它们人格化的形象。拟人化影响判断,让人难以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

案例:股民常说股市"受了惊吓"、"情绪低落",仿佛股市是个有情绪的人。人们爱宠物如爱孩子,觉得它们能听懂人话,会"报恩"。迷信的人认为自然在"发怒",是"神灵"在惩罚人类。商家营造品牌"个性",仿佛品牌成了顾客的"朋友"。

如何避免:要学会抽象思考,看清事物的本质,突破拟人化的假象。股市的涨跌只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什么"情绪"。动物再可爱,也没有人的思维。自然现象背后是科学规律,而不是"神意"。产品再"友好",也只是商家营销的手段。保持理性和清醒,不要被拟人化的比喻所蒙蔽。

Illusion of Attention 注意力错觉

含义: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注意力,以为自己能同时关注多件事情,实则疏忽大意。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分散注意力必然导致判断失误。

案例:开车时接电话或发信息,以为自己能一心二用,结果酿成事故。上课时心不在焉地听讲,东张西望,事后却啥也没记住。自以为能一边工作一边照看孩子,结果两头都没做好。在嘈杂的环境里学习,以为能集中注意力,但学习效率其实大打折扣。

如何避免:要承认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切忌好高骛远,同时做多件事。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以高质量完成手头的工作。避免分心的诱惑,把手机调成静音,远离干扰源。合理规划时间,给每个任务足够的时间预算。通过冥想等练习,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策略性错误表征

含义:为了达成目的,有意夸大收益,低估风险和成本。尤其在面对外部评估时,常常给出有偏差的信息,美化自己的形象。

案例:一个基金经理夸大产品的预期收益,隐瞒潜在风险,诱使客户投资。一个政客夸口要在短期内大幅提高经济增速,却对执行的难度避而不谈。一个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夸大自己在项目中的作用,掩盖自己的不足。为了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选择性地呈现有利信息。

如何避免: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如实展现利弊得失。不要被蒙蔽他人、骗取支持的短期诱惑所驱使,要对他人负责,对自己的声誉负责。提供充分的信息,让对方自主决策,不要误导他人。权衡长远利益,用事实说话,坦诚面对问题,才能取信于人,赢得尊重。

Overthinking 过度思考

含义:对问题想得太多、太深,超出了必要和有效的程度。过度分析会让人焦虑纠结,反而错失行动时机。

案例:一个求职者对一份工作优缺点反复权衡,越想越纠结,最后错过了面试时间。一个企业家对一个项目反复评估,设想了所有最坏的情形,结果胆怯不前,竞争对手抢先一步。一个作家对一个选题思来想去,写了删、删了写,最后脑力枯竭,一个字都写不出。

如何避免:要学会接受不确定性,在合理时间内果断做决策。完美主义是过度思考的温床,要学会满足于"够好"的方案。与他人交流,听取不同视角,不要闭门造车。一旦深思熟虑做出决定,就勇往直前,不要反复纠结。把注意力转移到行动上,在实践中修正和优化,而不是永无止境地思考。

Planning Fallacy 计划谬误

含义:人们在预测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时,常常过于乐观,低估了可能遇到的困难。即使有过类似经验,也常常重蹈覆辙。

案例:一个软件工程师估计一个项目三个月就能完成,但实际上花了一年。一个学生觉得复习一周就够了,但考试前才发现还有很多没看完。政府工程屡屡超期,预算常常大幅超支。乐观的预测在婚礼、装修等事情上也屡见不鲜。

如何避免:要参考类似项目的真实经验,而不是凭主观感觉猜测。把大项目分解成小任务,分别评估所需时间。听取他人的意见,特别是曾有类似经历的人。预留一定冗余,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满。跟踪进度,及时调整预期。回顾总结经验教训,调校自己的预测能力。提高警惕,不要盲目乐观。

Dé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职业病态

含义:长期从事某项工作,会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势。用惯常的思维方式看待一切,忽视了更多样的视角。这种狭隘会限制创新。

案例:一位法官无意中把法庭上的思维方式带入家庭生活,对孩子也像审案一样盘问,缺乏温情。一位会计师看什么都想用数字衡量,对生活失去情趣。一位销售惯于圆滑,却在真诚交往中吃亏。职业思维主宰生活,就失去了生活的丰富性。

如何避免:要主动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多元思维能力。工作之外发展业余爱好,平衡生活。多与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听取不同视角。学会换位思考,用同理心看世界。旅行、阅读等体验也有助拓宽眼界。思考问题时暂时跳出惯常框架,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思维。

Zeigarnik Effect 蔡加尼克效应

含义:人们对未完成的任务记忆更深刻,也更容易受其困扰。大脑希望找到完结,会不断反复思索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

案例:一个悬疑小说读到一半,放下很难,脑子里老是在猜凶手是谁。工作没做完,回家后还在牵挂。晚上失眠,脑子乱糟糟想着白天的遗留问题。心事没有着落,就像悬在半空,让人坐立不安。

如何避免:要学会适时"关闭开关",为未尽事宜划上句号。列个清单,把要做的事一一记下,给自己一个明确交代。一天的工作结束前,做个小结,把未完待续的事记在次日的待办清单上。睡前梳理心绪,把牵挂的事visualized一遍,告诉自己"今天到此为止"。

Illusion of Skill 技能幻觉

含义:人们常常高估自己掌控结果的能力,将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尤其在运气成分较大的领域,更易产生这种幻觉。

案例:股票上涨时,投资者觉得是凭自己的眼光选中了好股票,事实上涨跌常常难以预料。赌徒在赢钱时,以为是靠自己的"手气",迷信自己有"致胜法宝"。销售业绩好,就觉得是自己的本事,而忽视了市场景气等外部因素。

如何避免:要客观评估结果中技能和运气各自的贡献。不要只盯着成功案例,要全面统计数据。多做思考题和开放式问题,少做选择题,减少蒙对答案的几率。向他人请教,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孤芳自赏。对自己的能力持谦逊态度,不要轻易把成败归咎到个人。

Feature-Positive Effect 特征正效应

含义:人们evaluating选项时,常常被积极的特征所吸引,而忽视了消极的特征。凸显的优点很打眼,缺点却很隐蔽。

案例:一个产品功能很丰富,消费者就觉得质量好,却忽视了其中许多功能并无用处。应聘者口才很好,面试官就觉得他能力强,却忽略了其简历中的一些空白期。一部电影卡司很豪华,观众就期待值很高,却事后才发觉剧情空洞。

如何避免:要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产品要看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否过硬,而不是单看花哨的特征。招人不能只听候选人自我包装,要客观评估其真实能力。看电影要多方了解评价,不能被明星阵容冲昏头脑。权衡利弊得失,多留意隐性的缺陷,慎防被表象蒙蔽。

Cherry Picking 刻意挑选

含义:人们从大量信息中有意挑选对自己有利的点,而忽视那些不利的点。尤其在论证自己观点时,常常只报喜不报忧。

案例:一个保健品广告宣称几个成功案例,却隐瞒了更多无效案例。一篇文章引用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却对不利的数据只字不提。辩论时对方句句不离自己的论据,对你的论据置若罔闻。人们套用名人名言来给自己的观点背书,却不管出处是否恰当。

如何避免:要全面收集资料,客观呈现证据,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提出观点时,要说明局限性所在。评价观点时,要查证论据是否确凿,有无舍弃对立面证据。分析问题要全面细致,不能只盯着对自己有利的点。交流时要倾听不同声音,吸收多元观点,不要坐井观天。

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 单一原因的谬误

含义:人们倾向于用单一原因解释复杂的事物,忽视了背后错综复杂的因果网络。尤其在解释社会问题时,常常归咎于某个"罪魁祸首",而忽视了深层结构性原因。

案例:一个学生考试失利,责怪考题太难,而没反思自己平时学习不够。股市暴跌,人们只归咎于某个公司的丑闻,而忽视了市场长期积累的泡沫。一个社会问题爆发,舆论急于找到一个"替罪羊",却不去探究问题的历史根源。

如何避免:分析问题时,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多重原因。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挖背后的根源。个人遭遇要反思自身原因,不能只怪外界。社会问题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不能简单化约。suspended judgment,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才能接近事实真相。

Intention-to-Treat Error 意向治疗错误

含义:在评估一项措施的效果时,没有考虑实际参与人数,而是按照初始分组来统计结果。忽视了中途退出和未能坚持到底的个案,高估了措施的效果。

案例:一项减肥药物实验,初始随机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服药组中许多人出现不良反应,中途退出。但在统计结果时,仍把这些人归入服药组,结果显示服药组体重下降多,似乎药物很有效,但实情并非如此。很多培训项目的就业率统计,也犯了类似错误。

如何避免:要追踪每个个案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按初始分组划分。对中途退出的个案,要详细记录原因。统计结果要如实反映"意向治疗"和"实际接受治疗"的区别。样本量要足够大,才能抵消随机误差。要进行intent-to-treat分析和comply-and-treated分析,并交叉验证。

News Illusion 新闻幻觉

含义:人们倾向于关注负面新闻,媒体也偏好报道危机和灾难,导致人们对世界的印象过于悲观。事实上,很多方面正在变好,只是缺乏报道。

案例:恐怖袭击和谋杀占据头条,让人觉得世界很危险,但实际上很多国家的暴力犯罪率持续下降。贫困和疾病的新闻铺天盖地,但人们寿命越来越长,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却鲜有报道。看多了负面新闻,人们产生了悲观情绪,对世界失去信心。

如何避免:要辨别媒体偏好和现实情况的差异。对负面新闻要理性看待,不能想当然地推断出普遍趋势。可以主动搜寻正面新闻,了解世界向好的一面。学会数据思维,用客观统计数字说话。在评论时事时,要引述权威的研究报告,而不是个别的惨案轶事。保持乐观和希望,我们正活在史上最好的年代。

结束语

以上就是100个认知偏差及其案例和应对方法。认知偏差在日常生活和决策中无处不在,它们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行为。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审慎思考,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偏差的负面影响。

认知偏差的根源在于人类大脑的信息加工机制和进化适应特点。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祖先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快速应对环境中的威胁和机遇,而非追求逻辑上的精确性。因此,我们的大脑形成了许多简化策略和经验法则,去快速处理信息,做出判断。这些策略在原始环境下是有效的,但在现代社会的复杂情境中,却可能带来种种偏差。

此外,人类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情绪、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并非完全理性的决策者,而是带有种种人性弱点的复杂个体。我们渴望被认同,渴望证实自己,渴望控制不确定性,渴望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等等。这些心理倾向进一步加剧了认知偏差。

认识到认知偏差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是集体智慧的第一步。我们要承认,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偏见,都不可能事事做到客观公正。但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去尽量减轻偏差的影响:

  1. 提醒自己时刻警惕各种偏差,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理性和客观的;
  2. 主动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观点,尤其是那些与自己直觉相悖的;
  3. 请教他人的意见作为参考,而不是全信自己的判断;
  4.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框架来看待问题,突破惯有的思维定势;
  5. 在得出结论前,反复质疑和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有偏颇;
  6. 在实践中总结反思,调整完善自己的认知和决策模式。

认知偏差是通往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先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才能突破自己的局限。每个人的认知之路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怀着谦逊和审慎的态度,不断修正偏差,就能渐渐接近真理的彼岸。认识你自己,就是通往智慧的开端。

除非注明,贝壳里奇 Blog文章均为原创,本文地址 https://tedcai.cc/article/226,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作者: 简介:积极的问题解决者和创新者

《99个认知偏差及小故事(更新去重)》留言数:0

发表留言